相關附件:
近日
《你好,大灣區(qū)》之“非遺篇”全網(wǎng)“出圈”
在節(jié)目中
英國學子“種草”開平
帶觀眾體驗開平灰雕制作工藝等非遺文化
暢游開平碉樓與村落、赤坎華僑古鎮(zhèn)
感受世遺開平的獨特魅力
由廣東廣播電視臺攝制的《你好,大灣區(qū)》之“非遺篇”近期已在YouTube(油管)、Facebook(臉書)、X(推特)、Instagram、Tik Tok(抖音海外版)、人民網(wǎng)海內(nèi)外官方賬號、廣東官方外宣賬號GD Today與廣東廣播電視臺全媒體矩陣(含電視平臺大灣區(qū)衛(wèi)視、民生頻道、新聞頻道、網(wǎng)絡端觸電新聞APP、荔枝網(wǎng))等播出。
部分平臺截圖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官方賬號
YouTube
人民網(wǎng)(國際)
GD TODAY APP
荔枝網(wǎng)
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了解
這些英國學子
在開平的拍攝經(jīng)歷吧
在節(jié)目拍攝期間,來自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的學子以及廣東廣播電視臺對外傳播中心團隊來到開平倉東遺產(chǎn)教育基地體驗廣東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開平灰雕的制作工藝,與五邑大學教授、倉東遺產(chǎn)教育基地學術顧問譚金花以及開平灰雕工藝傳承人胡旭亮一起,感受開平非遺的獨特魅力。
英國學子興致勃勃地參觀了基地中的傳統(tǒng)建筑灰雕和現(xiàn)代灰雕作品《家園》,了解開平灰雕的歷史價值,細細觀照中國宗祠文化、僑鄉(xiāng)文化所遺傳下來的歷史見證,感受開平非遺文化的深厚底蘊。學子們還拿起制作工具,選用自己喜歡的文化符號,體驗開平灰雕制作工藝。制作過程歡聲笑語,學子們也從中擁有人生中第一段獨屬于開平的非遺記憶。
英國牛津大學學生Isabelle Oxford:“我第一次來中國,我們剛從城市過來,現(xiàn)在來到開平的鄉(xiāng)村,這里非常美麗,鄉(xiāng)土氣息濃郁。我對城市和鄉(xiāng)村之間的建筑差異感到驚訝,我希望能留在這里盡情享受開平的美麗。這是我第一次在祠堂體驗灰雕,我曾經(jīng)在學校里做過類似的雕塑,但是與今天做的中國藝術品有很大的區(qū)別。老師教導我們?nèi)绾斡谜{(diào)色刀雕刻灰雕,讓我也能上手雕刻塑造,這是一個非常令人興奮的過程。我的專業(yè)主要傾向于繪畫,但開平灰雕與我在牛津?qū)W習的藝術非常不同?!?/span>
五邑大學教授、倉東遺產(chǎn)教育基地學術顧問譚金花:“灰雕是一種來自民間的藝術,從很古老的時候就流傳到開平。開平灰雕鼎盛發(fā)展時期是在二十世紀20、30年代,華僑回來建設家鄉(xiāng)和宗廟祠堂,由此灰雕得到了鼎盛發(fā)展。所以,灰雕這種藝術形式是當時社會文化的一個見證。我們現(xiàn)在要明白自己的‘根’在哪里,我們需要去保護歷史遺留下來的灰雕,因為灰雕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審美和需求,所以我們要尊重歷史、尊重文化,向我們的歷史和文化學習,做到守正創(chuàng)新。”
體驗了開平灰雕工藝后,學子們又陸續(xù)來到塘口自力村和赤坎華僑古鎮(zhèn),感受世界文化遺產(chǎn)——開平碉樓與村落的美麗風光,乘坐鐺鐺車、搖櫓船,沉浸式體驗和感受僑鄉(xiāng)古鎮(zhèn)中西合璧的建筑藝術和獨特的文化底蘊。
倫敦政治經(jīng)濟學院學生Mevna Bulathsinhala:“我真的很愛開平碉樓,我大學專業(yè)是學習人類學的,在這里我們學習了有關開平文化和歷史的知識,我覺得很棒。開平碉樓與村落既向我們展示了華僑文化,又展示了中西合璧的歷史建筑。我登上碉樓頂部時,看見了整個村莊的景色,美得讓我窒息,在現(xiàn)實中親眼看見這一切真的是太好了,我真的很喜歡它。我認為即使對于年輕一代來說,這個地方也是非常值得參觀的,通常談到古老建筑時,可能它們不太能引起年輕人的興趣,年輕人想要去的地方更多是城市。但我認為,如果年輕人來到這里,感受到這里的文化和氛圍,我相信他們會喜歡的,并且會認為這是一個值得喜歡和參觀的地方。開平真的非常美麗,我非常喜愛這里?!?/span>